现代发电系统安全与节能技术实验中心
现代发电系统安全与节能技术实验中心是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科研核心,汇集了众多专业的科研实验室,致力于发电技术和电力系统的研究与创新。实验中心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传热、流动、材料优化、新能源技术和系统设计等多个关键领域,旨在推动发电系统的创新技术、安全性和能效提升。
在火力发电及节能系统领域,实验中心开设了一系列实验室,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能源挑战。火电厂能耗分析与节能实验室专注于分析火电厂的能耗情况,探索提高能效的策略和方法。燃料燃烧与气化技术实验室则研究如何通过改进燃烧过程来提高效率并减少污染物排放。现代热力循环与系统实验室致力于优化热力循环,提高发电效率。管道热效率实验室研究热能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寻找减少热损失的有效途径。中低温余热利用实验室则专注于回收和利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以提高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实验中心同样开设了多个实验室,以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挑战。CO2捕集与资源化利用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并探索CO2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重金属污染控制实验室专注于研究和开发减少重金属污染的新技术。烟气脱硝实验室和烟气颗粒物特性及其控制技术实验室则分别针对燃煤发电过程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问题,开展脱硝和除尘技术的研究。
针对新能源利用及综合能源系统,实验中心开设了光伏光热综合利用实验室,研究如何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热能和电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室探索各种新能源技术,如风能、地热能等,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分布式能源与低温余热利用实验室研究如何在局部区域高效利用能源,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失。核工程与燃机模拟计算实验室利用先进的模拟和计算技术,对核反应堆和燃气轮机的性能进行优化。能源光电催化实验室研究光催化技术在能源转换和存储中的应用。储热实验室则关注于开发高效储能技术,以解决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
在机械设计制造方面,实验中心也开设了多个实验室,以提升发电设备的制造水平和运行效率。电力设备耐磨材料制备实验室研究和开发用于电力设备的高性能耐磨材料。发电设备转子动力特性实验室专注于发电设备转子的动力学特性,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材制造技术实验室探索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在能源动力系统中的应用。动力设备逆向工程及优化实验室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对现有动力设备进行改进和优化。发电设备可靠性技术实验室关注于提高发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现代发电系统安全与节能技术实验中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研平台,不仅为能源电力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基地。实验中心的研究成果在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了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此外,实验中心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每年发表上百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展现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